最新动态 News
数字营销领域最新动态与职场进阶方法论随着各大直播平台、电商企业举起大旗,“助农直播”渐渐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。
但不能否认的是,在光鲜亮丽的助农光环背后,也有不少人以此为噱头,做着名为助农实为牟利的事。
就在9月,四川省凉山州通报了一系列打着“助农”旗号的案件,一些网红团队打着“助农”“优质原生态”等旗号,低价从外地购入农副产品进行网络直播带货,涉案金额超两千万元,形成灰色产业链。
此外,还有企业,从农产品供应商处拿到低价货源后贴牌,在直播间里以助农为名加价售卖,以此获利。
作为一种商业行为,电商通过直播正当获利无可厚非。而一旦贴上“助农”标签,就要评判其究竟是搞噱头还是真有效——判断的标准,在于是否真正让农民获得了更好的收益,过上更有奔头的生活。
2019年,陕西省延安市的一个灾后重建移民搬迁村——白家山村,与遥望科技等直播电商企业展开合作,让当地优质农产品搭上“直播电商快车”。2022年,白家山全村通过直播电商卖出了100多万斤红富士苹果,年苹果产业销售额达400余万元。村书记冯学亮说,以后还要把玉米、红薯等当地特产搬上直播间。
2022年,辛选集团在黑龙江通河县凤阳村落地惠农项目,向农户承包1500亩玉米地,种植鲜食玉米,玉米收获后由辛选统一收购、加工,并在直播间售卖。2023年,辛选签约种植的玉米土地扩大到6000亩。这样的助农直播模式,让当地村民刘海龙每公顷土地增收5000-6000元,村民宋文亮每公顷土地更是增收1万元。他们说,“之前从没想过种地能赚那么多钱。”